|
新聞詳情
論劍虛擬儀器技術 未來幾何?近幾年來,我國對虛擬儀器技術應用的需求開始急劇增長,虛擬儀器技術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特別是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高性能的計算機推動了以軟件作為核心的虛擬儀器技術的快速發展。虛擬儀器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軍事、科研、測量、檢測、計量、測控等眾多領域。為探討交流虛擬儀器技術走向及發展趨勢,2018年10月25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在第29屆中國國際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展期間舉辦了虛擬儀器發展論壇。來自東方噪聲與振動研究所的應懷樵教授、上海簡儀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大龐博士、北京航天測控張小延先生、美國國家儀器公司的王法旭先生、上海聚星儀器有限公司的邵輝先生以及來自天津科技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的院校代表們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了目前虛擬儀器發展的進展、應用案例以及未來發展前景。論壇現場,各位專家和企業代表觀點爭鳴、各抒己見,可謂火花四濺。
在清華大學精儀學院王雪教授的主持下,論壇拉開了帷幕,被譽為中國虛擬儀器代表人物的應懷樵教授率先帶來了題為“中國式VI到AI的原創發展歷程與前景”的精彩演講。應懷樵教授表示,所謂虛擬儀器,并非傳統的儀器,它是指以集數據采集和信號調理器、信號處理技術與PC機技術于一體的軟件為主制造由少量硬件和大量軟件組成的儀器。在1979年11月應懷樵教授創新性地提出了“軟件制造儀器”的虛擬儀器核心原創概念并將其變為現實,后來又“把實驗室拎著走和卡泰儀器的概念并變為現實”,2012年更是提出了從“軟件制造儀器”到“軟件制造一切”的新概念,該理念不僅契合了智能型社會的發展需求,而且對未來世界發展做出了精準的預測和展望。
上海簡儀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大龐博士 然而對于應懷樵教授的這一表述,陳大龐博士則完全不認同,他認為:“所有做科學的人都應該尊重歷史,尊重品牌。虛擬儀器是美國NI公司在1986年提出推廣的,并在國內被廣為接受。這種概念引發了傳統儀器領域的一場重大變革,才使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得以長驅直入儀器領域,和儀器技術結合起來,從而開創了‘軟件即是儀器’的先河。”陳大龐博士并且尖銳的指出:虛擬儀器是NI的一個商業品牌,而應教授把別人的品牌拿來,并引用外界評論說是自己是“中國虛擬儀器之父”,這是不合適的。他認為,應教授擅長的振動測試是虛擬儀器技術的一個應用,作為該領域的專家是無可厚非的,但和虛擬技術本身沒有關系,是不可被夸大成影響和發展虛擬儀器技術的。陳大龐博士還指出,到目前為止,國內至今沒有一家公司擁有虛擬儀器技術全方位的解決方案。而且很多人對于虛擬儀器和虛擬儀器技術概念的理解都存在著誤解和不清晰的認知。虛擬儀器的核心是軟件,而虛擬儀器技術則是將軟件和硬件結合在一起,二者有著很大的不同。 作為一位曾經在美國NI公司工作了27年的老將,陳大龐博士可以說是虛擬儀器技術中國市場的開創者和推動者,過往的工作經歷讓他擁有了非常豐富的虛擬儀器經驗,因此在關于虛擬儀器技術的發展與推動上,陳大龐博士更加具有發言權。為了讓更多的人了的解虛擬儀器的歷史,更正過往大多數人一些錯誤的認知,在本次論壇上,他還分別從歷史、教訓、現狀和未來幾個角度闡述了中國的虛擬儀器技術。 據介紹,在從美國NI公司卸任的兩年時間里,陳大龐博士對于中國虛擬儀器技術的發展思考了很多,未來的虛擬儀器技術發展方向到底是什么?很高興的是,在休息的時間里他從開源軟件中得到了很多啟示,這也為后續他以創業者身份成立上海簡儀科技有限公司奠定了基礎。面對市場,陳大龐博士逐漸總結出了虛擬儀器技術未來的方向,那就是開源!“過去我們從NI研發的LabVIEW中獲益匪淺,但不可否認的是LabVIEW在復雜應用中也存在著局限性和問題。在科技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虛擬儀器技術的發展必須走開源之路。開源是軟件發展的主流,而虛擬儀器技術的核心是軟件。”陳大龐博士講道。開源虛擬軟件是在現有虛擬儀器技術上的自然延伸,他是建立在扎實的軟件技術基礎之上,擁抱開源軟件技術必將是趕超國外軟件的重要途徑之一。陳博士具體提出了中國發展“開源的虛擬儀器技術”分三部分工作:一,用開源軟件對標NI公司的LabVIEW軟件;二,提供穩定的硬件驅動IO庫,三,建立開源虛擬儀器技術的生態圈。 計算機和軟件技術的到來,為虛擬儀器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平臺參照資料平臺網址:www.shhzy3.cn,www.shzy4.com,而開源軟件技術的崛起則會為中國虛擬儀器技術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目前,簡儀科技正在努力完善開源虛擬儀器技術平臺,以Visual Studio C#為平臺,開發了銳視開發軟件,實現開源軟件平臺,開放硬件結構。當下中國的虛擬儀器技術熱度遠超國外,開源虛擬儀器技術一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未來,隨著開源軟件不斷發展,虛擬儀器技術也將隨之推進。 在論壇的現場,雖然各位專家學者對于虛擬儀器技術概念的提出以及未來發展有一定的爭論,但是技術的進步只有在相互交流、碰撞,甚至是沖突中才能蹦發出新的火花。面對未來的發展,正如陳大龐博士所說,“我們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我們更需要的是踏踏實實的工作態度、互相支持的精神,不能有過分浮夸的做派,這是我們每一位虛擬儀器技術工作者需要謹記的。” |